肱的意思

《肱》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肱的基本信息

肱的笔画顺序

肱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肱》字同部首汉字

含《肱》的成语

基本解释


gōng   ㄍㄨㄥˉ
◎ 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肱骨。曲肱两枕。
◎ 喻强大、得力的助手:股肱之臣。

英文翻译


humeru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ōng 
〈名〉
(1) (形声。从肉,厷( gōng )声。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
(2) 同本义 [brachium;forearm]后多引伸泛指洛膊
肘臂节也。——《说文》。段注:“厷与臂之节曰肘,股与胫之节曰膝。《深衣》支‘胳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云:‘肘当臂中为节,臂骨上下各二寸。’按:上谓厷,下谓臂匑也。”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诗·小雅·元差别》。朱熹集注:“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
曲肱而枕之。——《论语》
(3) 比喻帝王的卿佐 [imperial assistant]
洸洸司徒公,天子股与肱。——唐· 韩愈诗
股肱之臣

汉语字典

[①][gōng]
[《廣韻》古弘切,平登,見。]
“厷1”的今字。
(1)手臂。
(2)用以比喻帝王的卿佐。

音韵参考

[上古音]:蒸部見母,ku?ng
[广 韵]:古弘切,下平17登,gōng,曾合一平登見
[平水韵]:下平十蒸
[粤 语]:gwa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肱;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976第08
〔古文〕

康熙字典第976页图片

  • 柳公权的肱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肱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之谦的肱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肱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肱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肱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肱字楷书

    魏碑

  • 苏孝慈墓志的肱字楷书

    苏孝慈墓志

  • 郑板桥的肱字楷书

    郑板桥

  • 智永的肱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肱字楷书

    张猛龙碑

  • 张即之的肱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肱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肱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古人的肱字行书

    古人

  • 苏轼的肱字行书

    苏轼

  • 祝枝山的肱字行书

    祝枝山

  • 字汇的肱字行书

    字汇

  • 王壮为的肱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肱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肱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肱字草书

    毛爷爷

  • 草书韵会的肱字草书

    草书韵会

  • 傅山的肱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肱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肱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肱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肱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肱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汉印的肱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肱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肱字篆书

    汉印

  • 毛公鼎的肱字篆书

    毛公鼎

  • 吴大澄的肱字篆书

    吴大澄

  • 说文解字的肱字篆书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