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的意思

《菀》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菀的基本信息

菀的笔画顺序

菀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菀》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wǎn   ㄨㄢˇ
◎ 〔紫菀〕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米余,叶有锯齿。根和根茎可入药。
◎ 草木茂盛的样子。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wǎn 
〈形〉
(1) 茂盛的样子 [exuberant;flourishing;luxuriant;thick]
菀彼桑柔。——《诗·大雅·桑柔》。传:“菀,茂貌。”
有菀其特。——《诗·小雅·正月》
(2) 另见 yù
基本词义

〈形〉
(1) 茂盛 [luxuriant]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诗·大雅·桑柔》
(2) 又如:菀枯(草木的茂盛与枯萎。比喻人的荣辱、优劣)
(3) 枯病 [withered]。如:菀柳(枯败的柳树。比喻腐败的政治)
(4) 通“蕴”。郁结 [gloomy]。如:菀结(郁结,积结);菀热(郁积热气)
(5) 另见 wǎn 

汉语字典

[①][wǎn]
[《廣韻》於阮切,上阮,影。]
“苑4”的被通假字。
(1)草名。紫菀。
(2)通“苑”。苑囿。
(3)通“苑”。枯病。参见“菀抑”。
(4)通“宛”。屈。参见“菀濁”。
[②][yù]
[《廣韻》紆物切,入物,影。]
“苑3”的被通假字。
茂盛。
[③][yùn]
[《集韻》委隕切,上隱,影。]
通“藴1”。
蕴积;郁结。

音韵参考

[广 韵]:於阮切,上20阮,yuǎn,山合三上元影
[平水韵]:上声十三阮·入声五物
[粤 语]:jyu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菀;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36第44
【唐韻】於阮切,音婉。【說文】茈菀,出漢中房陵。【本草】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許愼作茈菀。 又【博雅】女腸,女菀也。 又茂盛貌。【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箋】菀然茂特之苗。【又】有菀者柳。【傳】菀,茂木也。 又【前漢·百官表】邊郡六牧師菀令。 又【水經注】菀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 又通苑。詳苑字註。 又【廣韻】紆勿切,音鬱。義同。 又【集韻】與蘊同。

康熙字典第1036页图片

  • 柳公权的菀字楷书

    柳公权

  • 魏碑的菀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菀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虞世南的菀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菀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菀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菀字楷书

    赵之谦

  • 褚遂良的菀字楷书

    褚遂良

  • 褚遂良的菀字楷书

    褚遂良

  • 欧阳通的菀字楷书

    欧阳通

  • 魏灵藏造像的菀字楷书

    魏灵藏造像

  • 智永的菀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菀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褚遂良的菀字楷书

    褚遂良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菀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张即之的菀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菀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菀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高正臣的菀字行书

    高正臣

  • 汇辑的菀字行书

    汇辑

  • 王羲之的菀字行书

    王羲之

  • 赵构的菀字行书

    赵构

  • 郑板桥的菀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菀字行书

    王铎

  • 王壮为的菀字行书

    王壮为

  • 王守仁的菀字草书

    王守仁

  • 毛爷爷的菀字草书

    毛爷爷

  • 董其昌的菀字草书

    董其昌

  • 皇象的菀字草书

    皇象

  • 佚名的菀字草书

    佚名

  • 傅山的菀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菀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辨的菀字隶书

    隶辨

  • 隶书-金农的菀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菀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汉印的菀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菀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菀字篆书

    汉印

  • 说文解字的菀字篆书

    说文解字

  • 汪仁寿的菀字篆书

    汪仁寿

  • 说文解字的菀字篆书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