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的意思

《蓐》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蓐的基本信息

蓐的笔画顺序

蓐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蓐》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rù   ㄖㄨˋ
◎ 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蓐妇(产妇)。蓐母(接生婆)。坐蓐(临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rù 
〈动〉
(1) (形声。从艸,辱声。本义:陈草复生)
(2) 同本义 [grow aftergrass]
蓐,陈草复生也。——《说文》。徐锴系传:“陈根更生繁缛也。…言草繁多也。”
(3) 吃饱 [have eaten one's fill;be full]。如:蓐马饷军(让马吃饱,让士兵吃好);蓐食(吃饱吃好;丰厚的饮食)
词性变化
rù 
〈名〉
(1) 草席;草垫 [straw mat]
蓐谓之兹。——《尔雅》。注;“兹者,蓐席也。”
左追蓐。——《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备。”疏:“蓐,谓卧土之草。”
范乃令军中蓐食。——《后汉书·廉范传》
(2) 又如:蓐母(产婆,接生婆);蓐妇(产妇;生产之妇女);蓐劳(中医病名。此病因产时不顺,疲累过度,产后气血衰弱,调养失宜,导致虚邪侵入,阴虚成劳);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
(3) 通“褥”。坐卧时铺在床椅上面的垫子,褥子 [mattress]
有重疾,卧蓐七年。——《后汉书·赵岐传》
(4) 蚕蔟。用麦秆等做成,蚕在上面做茧 [a small bundle of straw]
蓐,蔟也。——《说文》
(5) 古国名 [Ru State]。地在 汾水流域,春秋时为 晋国所灭

汉语字典

[①][rù]
[《廣韻》而蜀切,入燭,日。]
(1)能作褥子的草。
(2)草席、草垫子。
(3)春秋时古国名。在汾水流域。

音韵参考

[广 韵]:而蜀切,入3燭,rù,通開三入鍾日
[平水韵]:入声二沃
[粤 语]:juk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蓐;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51第22
【唐韻】而蜀切【韻會】如欲切,

康熙字典第1051页图片

  • 魏碑的蓐字楷书

    魏碑

  • 沈粲的蓐字楷书

    沈粲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蓐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王铎的蓐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蓐字草书

    毛爷爷

  • 草书韵会的蓐字草书

    草书韵会

  • 马王堆帛书的蓐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吴大澄的蓐字篆书

    吴大澄

  • 杨沂孙的蓐字篆书

    杨沂孙

  • 籀文的蓐字篆书

    籀文

  • 籀文的蓐字篆书

    籀文

  • 籀文的蓐字篆书

    籀文

  • 吴大澄的蓐字篆书

    吴大澄

  • 杨沂孙的蓐字篆书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