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的意思

《袭》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袭的基本信息

袭的笔画顺序

袭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袭》字同部首汉字

含《袭》的成语

基本解释


(襲)
xí  ㄒㄧˊ
◎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 合,和:“齐秦袭”。

英文翻译


follow the pattern of   raid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襲 xí 
〈名〉
(1) (形声。从衣,从两“龙”( tà)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2) 同本义 [graveclothes]
袭,左衽袍也。——《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
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
(3) 又如:袭衣(尸衣;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袭玩(衣着器用)
(4) 姓
词性变化

襲 xí 
〈量〉
(1) 衣一套为一袭 [a suit]
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注:“一称也。犹今一副。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袈衣一袭,止用一两。——《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2) 又如:袭衣(成套衣服);袭衣兼食(成套衣服,多盘菜肴。谓生活优裕)
(3) 层,重 [layer]
棺椁数袭。——《吕氏春秋》

襲 xí 
〈动〉
(1) 因袭,照旧搬用 [carry on as before]
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韩非子·孤愤》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仍袭 秦制。——《后汉书·宦官传论》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沿袭(依照旧传统办理);袭因(依照旧例);袭迹(依照前人的遗迹)
(3) 继承 [succeed]
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明史·职官志一》
贲瑞早已辞世,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一层楼》
(4) 又如: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职(继承官职);袭位
(5) 重复 [repeat]
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年》。 杜预注:“袭,重也。”
(6) 又如:袭吉(卜若不吉则止,不可因而重卜;重卜而得吉,叫做“袭吉”)
(7) 调合;合 [merge]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8) 又如:袭从(言两者相合);袭然(合一的样子)
(9) 袭击,乘其不备,偷偷地进攻 [raid]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白虎通·诛伐》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三国演义》
慧室袭月。——《战国策·魏策》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恐汉袭之。——《汉书·李广苏建》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0) 又如:偷袭;奔袭;侵袭;奇袭;夜袭;空袭
(11) 衣上加衣 [put]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12) 穿衣 [wear]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释名·释丧制》
(13) 又如:袭尸(为死者穿衣);袭朝服
(14) 盖 [cover]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15) 又如:袭裘(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
(16) 触及;熏染;侵袭 [attack]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17) 又如:袭人(侵袭到人。薰人)

汉语字典

[①][xí]
[《廣韻》似入切,入緝,邪。]
“袭1”的繁体字。
(1)穿衣加服。古丧礼中称以衣敛尸。
(2)穿衣加服。亦指敛尸之衣。
(3)穿衣加服。衣上加衣。
(4)穿衣加服。亦专指古代盛礼时掩上敞开的外服。
(5)穿衣加服。泛指穿衣,穿戴。
(6)重复;重叠。
(7)引申为堆积,积累。
(8)合,调和。
(9)继承;沿袭。
(10)蒙受;领受。
(11)遮盖;掩藏。
(12)引申指藏物的箱子、包裹等。
(13)出其不意的进攻。
(14)引申为报复。
(15)窃取;抄袭。
(16)进入。
(17)引申为返,还归。
(18)触及;薰染;侵袭。
(19)量词。衣服成套称为袭。
(20)量词。亦单指一件。
(21)量词。重;层。
(22)通“習”。习惯。
(23)通“習”。见“襲襲”。
(24)姓。汉代有袭肃。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群母,giu
[平水韵]:入声十四缉
[粤 语]:zaap6
[闽南语]:sip8,sit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下】【衣字部】 襲;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115第21
〔古文〕㦻

康熙字典第1115页图片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袭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柳公权的袭字楷书

    柳公权

  • 柳公权的袭字楷书

    柳公权

  • 魏碑的袭字楷书

    魏碑

  • 魏碑的袭字楷书

    魏碑

  • 虞世南的袭字楷书

    虞世南

  • 褚遂良的袭字楷书

    褚遂良

  • 褚遂良的袭字楷书

    褚遂良

  • 爨龙颜碑的袭字楷书

    爨龙颜碑

  • 柳公权的袭字楷书

    柳公权

  • 陆柬之的袭字楷书

    陆柬之

  • 欧阳询的袭字楷书

    欧阳询

  • 水岛修三的袭字楷书

    水岛修三

  • 颜真卿的袭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袭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袭字楷书

    颜真卿

  • 元珍墓志的袭字楷书

    元珍墓志

  • 张从申的袭字楷书

    张从申

  • 赵之谦的袭字楷书

    赵之谦

  • 赵之谦的袭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袭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袭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袭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智永的袭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袭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欧阳询的袭字楷书

    欧阳询

  • 颜家庙碑的袭字楷书

    颜家庙碑

  • 王铎的袭字行书

    王铎

  • 行书-米芾的袭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袭字行书

    张即之

  • 王铎的袭字行书

    王铎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袭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陆柬之的袭字行书

    陆柬之

  • 丰熙的袭字行书

    丰熙

  • 福德的袭字行书

    福德

  • 黄庭坚的袭字行书

    黄庭坚

  • 汇辑的袭字行书

    汇辑

  • 汇辑的袭字行书

    汇辑

  • 敬世江的袭字行书

    敬世江

  • 李世民的袭字行书

    李世民

  • 李邕的袭字行书

    李邕

  • 李邕的袭字行书

    李邕

  • 陆柬之的袭字行书

    陆柬之

  • 米芾的袭字行书

    米芾

  • 米芾的袭字行书

    米芾

  • 米芾的袭字行书

    米芾

  • 明人的袭字行书

    明人

  • 倪元璐的袭字行书

    倪元璐

  • 苏轼的袭字行书

    苏轼

  • 苏轼的袭字行书

    苏轼

  • 王文治的袭字行书

    王文治

  • 王文治的袭字行书

    王文治

  • 徐有贞的袭字行书

    徐有贞

  • 虞世南的袭字行书

    虞世南

  • 赵孟頫的袭字行书

    赵孟頫

  • 郑板桥的袭字行书

    郑板桥

  • 郑板桥的袭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袭字行书

    王壮为

  • 毛爷爷的袭字草书

    毛爷爷

  • 敬世江的袭字草书

    敬世江

  • 宋克的袭字草书

    宋克

  • 傅山的袭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袭字草书

    傅山

  • 徐伯清的袭字草书

    徐伯清

  • 文彭的袭字草书

    文彭

  • 隶书-伊秉绶的袭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顾蔼吉的袭字隶书

    顾蔼吉

  • 马王堆帛书的袭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墓志的袭字隶书

    墓志

  • 墓志的袭字隶书

    墓志

  • 隶书-金农的袭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袭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袭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古文的袭字篆书

    古文

  • 汉印的袭字篆书

    汉印

  • 琳琅台石刻的袭字篆书

    琳琅台石刻

  • 秦量的袭字篆书

    秦量

  • 秦量的袭字篆书

    秦量

  • 秦量的袭字篆书

    秦量

  • 秦权的袭字篆书

    秦权

  • 秦诏版的袭字篆书

    秦诏版

  • 秦诏版的袭字篆书

    秦诏版

  • 秦诏版的袭字篆书

    秦诏版

  • 戎鼎的袭字篆书

    戎鼎

  • 田潜的袭字篆书

    田潜

  • 吴昌硕的袭字篆书

    吴昌硕

  • 徐三庚的袭字篆书

    徐三庚

  • 杨沂孙的袭字篆书

    杨沂孙

  • 吴昌硕的袭字篆书

    吴昌硕

  • 杨沂孙的袭字篆书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