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
(説)
shuō ㄕㄨㄛˉ
◎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 责备:数说。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说
(説)
yuè ㄩㄝˋ
◎ 古同“悦”。
◎ 说
say speak talk tell explain persuade theory
详细字义
◎ 说
説 shuì
〈动〉
(1) 说服;劝说 [try to persuade]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 处尤剧。或说 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3) 休憩;止息。通“税” [unharness;rest]。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
(4) 另见 shuō;yuè
词性变化
◎ 说
説 shuō
〈名〉
(1) 学说;观点;言论 [theory;teachings;viewpoint]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
(3)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inference]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4) 指说书 [storytelling]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6) 另见 shuì;yuè
基本词义
◎ 说
説 tuō
〈动〉
(1) 解脱 [free oneself]
舆说辐,夫妻反目。——《易·小畜》
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荀子·乐论》
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公羊传·定公八年》
(2) 另见 shuō;shuì;yuè
[①][shuō]
[《廣韻》失爇切,入薛,書。]
“说1”的繁体字。“說1”的新字形。
(1)叙说,讲述。
(2)解释;说明。
(3)专指讲解或解说经文意义。
(4)告知;告诉。
(5)说合;介绍。
(6)劝告;批评。
(7)评议;评论。
(8)描述。
(9)话语。
(10)学说;观点。
(11)经书的注解。
(12)意思;意义。
(13)文体名。一种用来阐述某种道理或主张的文章。
(14)说明的文字。
(15)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论证。
(16)祭名。
[②][shuì]
[《廣韻》舒芮切,去祭,書。]
“说2”的繁体字。“說2”的新字形。
(1)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2)通“税”。停置。引申指休憩;止息。
[③][yuè]
[《廣韻》弋雪切,入薛,以。]
“兑2”的被通假字。“说3”的繁体字。“說3”的新字形。
(1)后作“悦”。喜悦;高兴。
(2)后作“悦”。喜好;喜爱。
(3)后作“悦”。取悦。
(4)后作“悦”。敬重。
(5)通“閲”。看。
[④][tuō]
[《字彙》他括切]
“说4”的繁体字。“說4”的新字形。
(1)简易。参见“説4咷”。
(2)通“脱”。解脱;免除。
(3)通“脱”。急骤。
[上古音]:月部审三母,sjiuat
[平水韵]:去声八霁·入声九屑
[粤 语]:syut3
[闽南语]:seh4,soat4,soeh4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张即之
行书-米芾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陈淳
董其昌
黄道周
黄庭坚
敬世江
柳公权
陆柬之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唐寅
唐寅
唐寅
王凝之
王羲之
王羲之
文征明
文征明
鲜于枢
徐渭
赵孟頫
赵孟頫
黄庭坚
王铎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