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的意思

《贡》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贡的基本信息

贡的笔画顺序

贡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贡》字同部首汉字

含《贡》的成语

基本解释


(貢)
gòng  ㄍㄨㄥˋ
◎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贡。纳贡。贡献。贡品。贡赋。
◎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贡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贡举。
◎ 姓。

英文翻译


tribut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貢 gòng 
〈动〉
(1)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
(2) 同本义 [offer tribute]
贡,献功也。——《说文》
贡,上也。——《释言》
贡,献也。——《广雅》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以令地贡。——《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
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
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考工记·匠人》注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贡奉(进献物品给朝廷);贡云(宋宫中假山艮岳既成,命近山处居民以油绢巨囊,于晨间捕捉山间野云,用车驾运送艮岳,放纵假山间,以供君王观赏,名为贡云)
(4) 示告;告诉 [tell;talk]
六爻之义易以贡。——《易·系辞》。韩注:“告也。”
(5) 又如:贡诚(表达真诚之心);贡实(表达诚心);贡款(贡诚)
(6) 赏赐 [award]
贡,赐也。——《尔雅·释诂》
端木赐,字子贡。——《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贡土(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
(8) 推荐 [某人] [recommend]
举人贡士。——《后汉书·章帝纪》
尝勤苦学文,迨今十年,始获一贡。——唐· 白居易《与陈给事书》
(9) 又如:贡人(由府、州、县推荐到朝廷的人士);贡士(清代会试被录取者);贡官(科举时代主持考务的官员);贡察(举荐);贡贤(荐举贤人);贡选(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
(10) 成为贡生。亦指贡生 [become scholar]。如:贡元(对贡生的尊称);贡行(贡生);贡监(明、清时生员入国子监读书的贡生和监生)
词性变化

貢 gòng 
〈名〉
(1) 贡品,贡献的物品 [tribute]
五官致贡曰享。——《礼记·曲礼》。注:“功也。”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
(2) 又如:纳贡;进贡;贡计(贡物的登记簿);贡砚(贡研。充作贡品的砚台);贡棐(盛贡品的竹筐);贡禄(贡赋和俸禄)
(3) 夏代的田赋名称 [tax]
夏后氏五十而贡, 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贡赋(赋税);贡助(古代田赋之法。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贡彻(贡、彻分别为夏、周的田税制度。后因以指赋税)
(5) 通“工”( gōng)。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female worker]
女贡织帛,苟合于国奉者,皆置而券之。——《管子·山国轨》
(6) 姓。如:贡公(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累官至御史大夫。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为“贡公”);贡公喜(汉贡禹为王吉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

汉语字典

[①][gòng]
[《廣韻》古送切,去送,見。]
“贡1”的繁体字。
(1)进贡;进献方物于帝王。
(2)泛指呈献。
(3)贡税;贡品。
(4)相传为夏代田赋名。
(5)荐举。
(6)谓成为贡生。
(7)指贡生。
(8)进。
(9)示告;告诉。
(10)赏赐。
(11)骄傲自大。参见“貢高”。
(12)溃乱。
(13)姓。汉有贡禹。

音韵参考

[平水韵]:去声一送
[粤 语]:gung3
[闽南语]:kong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貝字部】 貢;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213第2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康熙字典第1213页图片

  • 柳公权的贡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贡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之谦的贡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贡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贡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魏碑的贡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贡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颜真卿的贡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贡字楷书

    颜真卿

  • 张裕钊的贡字楷书

    张裕钊

  • 赵孟頫的贡字楷书

    赵孟頫

  • 赵孟頫的贡字楷书

    赵孟頫

  • 智永的贡字楷书

    智永

  • 智永的贡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贡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欧阳询的贡字楷书

    欧阳询

  • 褚遂良的贡字楷书

    褚遂良

  • 张即之的贡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贡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贡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李邕的贡字行书

    李邕

  • 欧阳询的贡字行书

    欧阳询

  • 解缙的贡字行书

    解缙

  • 敬世江的贡字行书

    敬世江

  • 李邕的贡字行书

    李邕

  • 王羲之的贡字行书

    王羲之

  • 鲜于枢的贡字行书

    鲜于枢

  • 智永的贡字行书

    智永

  • 郑板桥的贡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贡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贡字行书

    王铎

  • 王铎的贡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贡字草书

    毛爷爷

  • 智永的贡字草书

    智永

  • 怀素的贡字草书

    怀素

  • 解缙的贡字草书

    解缙

  • 敬世江的贡字草书

    敬世江

  • 沈粲的贡字草书

    沈粲

  • 宋克的贡字草书

    宋克

  • 宋克的贡字草书

    宋克

  • 孙过庭的贡字草书

    孙过庭

  • 王宠的贡字草书

    王宠

  • 徐伯清的贡字草书

    徐伯清

  • 徐伯清的贡字草书

    徐伯清

  • 赵子昂的贡字草书

    赵子昂

  • 智永的贡字草书

    智永

  • 傅山的贡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贡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贡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贡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贡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贡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曹全碑的贡字隶书

    曹全碑

  • 衡方碑的贡字隶书

    衡方碑

  • 唐玄宗的贡字隶书

    唐玄宗

  • 曹全碑的贡字隶书

    曹全碑

  • 桂馥的贡字隶书

    桂馥

  • 黄易的贡字隶书

    黄易

  • 文征明的贡字隶书

    文征明

  • 隶书-金农的贡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贡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金农的贡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贡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贡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贡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邓石如的贡字篆书

    邓石如

  • 汉印的贡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贡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贡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贡字篆书

    汉印

  • 说文解字的贡字篆书

    说文解字

  • 曾纪泽的贡字篆书

    曾纪泽

  • 战国匋文的贡字篆书

    战国匋文

  • 赵孟頫的贡字篆书

    赵孟頫

  • 邓石如的贡字篆书

    邓石如

  • 说文解字的贡字篆书

    说文解字

  • 曾纪泽的贡字篆书

    曾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