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
(鬱)
yù ㄩˋ
◎ 树木丛生:郁葱(a.青翠茂盛;b.形容很盛)。郁闭。
◎ 忧愁,愁闷:郁闷。郁悒(苦闷)。郁愤。郁怒。郁积。郁结。郁忧。抑郁。
◎ 有文彩:郁郁(a.文彩显著;b.香气浓厚;c.草木茂密;d.心中苦闷)。
◎ 香气浓厚:郁烈。馥郁。
◎ 姓。
◎ 郁
gloomy lush strongly fragrant
详细字义
◎ 郁 yù
〈名〉
(1) 郁夷 [Yu county]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core]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词性变化
◎ 郁 yù
〈形〉
(1) 文采美盛 [rich and bright]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abundant]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fine]。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strong]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 郁
鬱 yù
〈形〉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yù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luxuriant;rush]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various]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depressed;gloomy;melancholy]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 郁
鬱 yù
〈动〉
(1) 积聚 [gather]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grudge]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stagnate]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①][yù]
[《廣韻》於六切,入屋,影。]
“鬰1”的简化字。
(1)多文采貌。
(2)香气浓郁。
(3)果木名,即郁李。
(4)没有内核的果实。
(5)通“鬱”。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
(6)通“鬱”。繁茂貌。参见“郁郁”。
(7)通“燠”。温暖。
(8)姓。明代有郁新,见《明史》本传。
[广 韵]:於六切,入1屋,yu,通開三入東影
[平水韵]:入声一屋·入声五物
[粤 语]:juk1jyu4
[闽南语]:hiok4
柳公权
虞世南
颜真卿多宝塔体
赵之谦
沈尹默
魏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柳公权
虞世南
魏碑
敬客
敬使君碑
欧阳询
欧阳询
水岛修三
苏轼
王献之
颜真卿
赵之谦
沈尹默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智永
智永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
沈尹默小字
欧阳询
欧阳询
褚遂良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张即之
行书-米芾
张即之
行书-米芾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欧阳询
敬世江
据孙过庭
李演洪象造
米芾
宋克
苏轼
苏轼
孙过庭
王铎
王铎
文嘉
文征明
文征明
赵构
赵孟頫
赵孟頫
王壮为
王壮为
王铎
王壮为
王壮为
郑板桥
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