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的意思

《鄂》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鄂的基本信息

鄂的笔画顺序

鄂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鄂》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è   ㄜˋ
◎ 中国湖北省的别称。
◎ 古同“谔”,正直的话。
◎ 古同“愕”,惊讶。
◎ 古同“萼”,花托。
◎ 边界:“纷被丽而亡鄂”。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è 
〈名〉
(1) 古地名 [E county]
(2) 湖北省的简称 [another name for Hubei Province]。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3) 边界 [boundary]
纷被丽而亡鄂。——《文选·扬雄·甘泉赋》
(4) 通“愕”。惊愕 [stunned;stupefied]
象鄂不怿。——《史记·五帝本纪》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史记·留侯世家》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汉书·霍光传》
(5) 又如:鄂然(吃惊的样子)
(6) 通“萼”。花托 [receptacle]
(7) 又如:鄂鄂(花开放的样子);鄂不(花萼和花托);鄂足(花托)

汉语字典

[①][è]
[《廣韻》五各切,入鐸,疑。]
(1)殷国名。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
(2)古地名。西周楚地。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3)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乡宁县南。
(4)湖北省的别称。清湖北省会武昌,为古鄂州治所,故称。
(5)装有机关的捕兽器。
(6)通“諤”。直言貌。
(7)通“堮”。边际;界限。
(8)通“愕”。惊愕。
(9)通“悟”。惊悟。
(10)通“萼”。花托。
(11)姓。汉有鄂千秋。

音韵参考

[广 韵]:五各切,入19鐸,è,宕開一入唐疑
[平水韵]:入声十药
[粤 语]:ngok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鄂;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74第22
【唐韻】【韻會】五各切【集韻】【正韻】逆各切,

康熙字典第1274页图片

  • 柳公权的鄂字楷书

    柳公权

  • 魏碑的鄂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鄂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虞世南的鄂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鄂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鄂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鄂字楷书

    赵之谦

  • 张公礼的鄂字楷书

    张公礼

  • 智永的鄂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鄂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行书-米芾的鄂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鄂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鄂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何绍基的鄂字行书

    何绍基

  • 敬世江的鄂字行书

    敬世江

  • 郑板桥的鄂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鄂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鄂字行书

    王铎

  • 王铎的鄂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鄂字草书

    毛爷爷

  • 敬世江的鄂字草书

    敬世江

  • 孙过庭的鄂字草书

    孙过庭

  • 徐伯清的鄂字草书

    徐伯清

  • 颜真卿的鄂字草书

    颜真卿

  • 傅山的鄂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鄂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鄂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鄂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辨的鄂字隶书

    隶辨

  • 隶书-金农的鄂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鄂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鄂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鄂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襌国山碑的鄂字篆书

    襌国山碑

  • 鄂侯敦的鄂字篆书

    鄂侯敦

  • 鄂君舟节的鄂字篆书

    鄂君舟节

  • 鄂君舟节的鄂字篆书

    鄂君舟节

  • 鄂君舟节的鄂字篆书

    鄂君舟节

  • 古鈢的鄂字篆书

    古鈢

  • 方去疾的鄂字篆书

    方去疾

  • 穆公鼎的鄂字篆书

    穆公鼎

  • 王澍的鄂字篆书

    王澍

  • 杨沂孙的鄂字篆书

    杨沂孙

  • 王澍的鄂字篆书

    王澍

  • 杨沂孙的鄂字篆书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