钲的意思

《钲》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钲的基本信息

钲的笔画顺序

钲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钲》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鉦)
zhēng  ㄓㄥˉ
◎ 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鉦 zhēng 
〈名〉
(1) 古代乐器名。形如钤,有柄可执,行军时用 [bell-shaped gong used in march]
钲,铙也,似铃,柄上下通。——《说文》
钲,铃也。——《广雅·释器》
司铎授钲。——《东京赋》
方叔率止,钲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2) 又如:钲鼓(古时行军击钲使士兵肃静,击鼓使士兵前进。后用钲鼓为军事的代称);钲歌(即铙歌,军乐);钲人(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钲鞞搭酃?
(3) 钟身正面的上部 [front of a bell body]
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 程瑶田云:‘鼓上,为钟体之上段正面也,谓之钲。’”

汉语字典

[①][zhēng]
[《廣韻》諸盈切,平清,章。]
“钲1”的繁体字。
(1)一种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柄,击之发声,用铜制成。行军时用以节止步伐。《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毛传:“鉦以静之,鼓以動之。”孔颖达疏:“《説文》云:'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然則鉦即鐃也。”陈奂传疏:“《詩》言誓師,則鉦即《大司馬》之鐸、鐲、鐃矣……鄭司農注《周禮》亦以鐸、鐲、鐃謂鉦之屬,然則鉦其大名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樹表,司鐸授鉦。”薛综注:“鉦鐸,所以爲軍節。”宋彭乘《续墨客挥犀·狄天使能战》:“狄青爲將……令軍中聞鉦一聲則止。”一说钲为一种形似铙、铎的乐器。
(2)钟身正面的上部。
(3)古乐器。形圆如铜锣,悬而击之。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八庚
[粤 语]:zi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鉦;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328第06
【唐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

康熙字典第1328页图片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钲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钲字楷书

    魏碑

  • 柳公权的钲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钲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钲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钲字楷书

    赵之谦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钲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智永的钲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钲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钲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行书-米芾的钲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钲字行书

    张即之

  • 蔡襄的钲字行书

    蔡襄

  • 王铎的钲字行书

    王铎

  • 王铎的钲字行书

    王铎

  • 王铎的钲字行书

    王铎

  • 王壮为的钲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钲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钲字草书

    毛爷爷

  • 傅山的钲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钲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曹全碑的钲字隶书

    曹全碑

  • 隶书-金农的钲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钲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钲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