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的意思

《铢》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铢的基本信息

铢的笔画顺序

铢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铢》字同部首汉字

含《铢》的成语

基本解释


(銖)
zhū   ㄓㄨˉ
◎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铢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 不锋利:铢钝。

英文翻译


bah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銖 zhū 
〈量〉
(1)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2) 同本义 [an ancient weight measure]
虽分国如锱铢。——《礼记·儒行》
(3) 现代泰国基本货币单位[baht;bat]
铢,权十分黍之重也。——《说文》
(4) [名]∶姓
词性变化

銖 zhū 
〈形〉
(1) 钝,不锋利 [blunt]
其兵戈铢而无刃。——《淮南子·齐俗》
(2) 细微 [slight]
陛下铢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辽史》

汉语字典

[①][zhū]
[《廣韻》市朱切,平虞,禪。]
“铢1”的繁体字。
(1)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2)古代重量以黍为起算物,几黍为一铢,各家所说不同。(1)百黍为一铢。《礼记·儒行》;“雖分國,如錙銖。”孔颖达疏:“十黍爲參,十參爲銖,二十四銖爲兩。”《国语·周语下》:“律度量衡,於是乎出”三国吴韦昭注:“黄鍾之管容秬黍千二百粒。粒百爲銖。”《汉书·律历志上》:“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2)九十六黍为一铢。汉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爲一豆,六豆爲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3)十黍当一铢。《荀子·富国》:“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猒。”杨倞注:“十黍之重爲銖。”(4)一百四十四粟当一铢。《淮南子·天文训》:“十二粟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参阅清程瑶田《九穀考·铢法起于黍》。
(3)五铢钱的省称。
(4)比喻精细,微小。
(5)钝,不锋利。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上平七虞
[粤 语]:zy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銖;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28第06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

康熙字典第1328页图片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铢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铢字楷书

    魏碑

  • 柳公权的铢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铢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之谦的铢字楷书

    赵之谦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铢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沈尹默的铢字楷书

    沈尹默

  • 智永的铢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铢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铢字楷书

    智永

  • 王壮为的铢字行书

    王壮为

  • 行书-米芾的铢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铢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铢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陆柬之的铢字行书

    陆柬之

  • 李世民的铢字行书

    李世民

  • 米芾的铢字行书

    米芾

  • 李世民的铢字行书

    李世民

  • 邢侗的铢字行书

    邢侗

  • 王铎的铢字行书

    王铎

  • 郑板桥的铢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铢字草书

    毛爷爷

  • 邢慈静的铢字草书

    邢慈静

  • 傅山的铢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铢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曹全碑的铢字隶书

    曹全碑

  • 隶辨的铢字隶书

    隶辨

  • 隶书-金农的铢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铢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铢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古钱的铢字篆书

    古钱

  • 汉印的铢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铢字篆书

    汉印

  • 晋钱的铢字篆书

    晋钱

  • 说文解字的铢字篆书

    说文解字

  • 汪仁寿的铢字篆书

    汪仁寿

  • 吴砖的铢字篆书

    吴砖

  • 砖文的铢字篆书

    砖文

  • 说文解字的铢字篆书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