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的意思

《阙》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阙的基本信息

阙的笔画顺序

阙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阙》字同部首汉字

含《阙》的成语

基本解释


(闕)
quē  ㄑㄩㄝ
◎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 过错:阙失。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闕 jué
〈动〉
(1) 去除 [remove]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2) 挖掘 [dig]
若阙地及泉。——《左传》
(3) 毁伤 [damage]。如:阙翦(削弱,毁坏)
(4) 另见 quē;què
词性变化

闕 quē 
〈动〉
(1) 削减;毁坏 [cut down;ruin]
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左传·成公十三年》
阙更减赋,尽休力役。——《汉书》
(2) 又如:阙翦(毁坏)
(3) 空缺;缺少。也作“缺” [be short of]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三国演义》
(4) 又如: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笔(缺笔画);阙漏(空隙);阙略(缺漏)
(5) 欠,应给而不给 [owe]
逃死阙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新唐书》
(6) 通“掘”。挖 [dig]
若阙地及泉。——《左传·隐公元年》
阙为深沟。——《国语·吴语》

闕 quē 
〈形〉
(1) 残缺;不完善 [incomplete;fragmentary]。如:阙典(残缺的典章制度);阙略(残缺;不完备);阙陋(残缺简陋);阙焉(不完备)
(2) 另见 jué;què
基本词义

闕 què 
〈名〉
(1) (形声。本义: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
(2) 同本义 [watchtower on either side of a palace gate]
阙,门观也。——《说文》。徐锴曰:“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诗·郑风·子衿》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史记·高祖纪》
伏阙上平黎策。——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城阙(城门两边的瞭望台);阙竦(高耸如阙门);阙下(宫阙之下)
(4) 宫门的代称 [gate of a palace]。如:阙下(帝王的宫阙之下。借指朝廷);阙门(宫门。位于两观之间)
(5) 石阙。神庙、坟墓之前砌立的石雕 [stone statue]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 李白《忆秦娥》
(6) 又如:太室阙;高颐阙
(7) 宫殿 [palace]。如:阙庭(宫庭);宫阙(金阙。宫殿。也作天阙);阙掖(宫廷)
(8) 帝王居地的统称 [court]
诣阙止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9) 另见 quē;jué

汉语字典

[①][què]
[《廣韻》去月切,入月,溪。]
亦作“1”。“屈3”的被通假字。“阙1”的繁体字。亦作“1”。
(1)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
(2)借指宫廷,帝王所居之处。后也借指京城。
(3)古代神庙、坟墓前两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
(4)古代仕宦之家门前所树用以旌表的建筑物。
(5)泛指门户。
(6)两山夹峙的地方。
(7)两眉之间的部位。
(8)古剑名。
[②][quē]
[《廣韻》去月切,入月,溪。]
“阙2”的繁体字。
(1)缺误;疏失。
(2)空隙;缺口。
(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
(4)空缺着;没有。
(5)缺乏;稀少。
(6)残缺;不完善。
(7)欠;应给的未给。
(8)衰微。
(9)缺憾。
(10)官位空缺;官员的缺额。
(11)缺席;应到而不到。
(12)姓。汉代有阙栩。见《後汉书·献帝纪》。
[③][jué]
[《集韻》其月切,入月,羣。]
“阙3”的繁体字。
(1)除去;失去。
(2)侵损;削减。
(3)通“掘”。
(4)通“厥”。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溪母,khiuat
[平水韵]:入声六月
[粤 语]:kyut3
[闽南语]:khoat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門字部】 闕;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43第12
【廣韻】袪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

康熙字典第1343页图片

  • 魏碑的阙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阙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柳公权的阙字楷书

    柳公权

  • 柳公权的阙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阙字楷书

    虞世南

  • 虞世南的阙字楷书

    虞世南

  • 褚遂良的阙字楷书

    褚遂良

  • 褚遂良的阙字楷书

    褚遂良

  • 欧阳询的阙字楷书

    欧阳询

  • 颜真卿的阙字楷书

    颜真卿

  • 虞世南的阙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佶的阙字楷书

    赵佶

  • 赵之谦的阙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阙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阙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智永的阙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阙字楷书

    张猛龙碑

  • 颜家庙碑的阙字楷书

    颜家庙碑

  • 欧阳询的阙字楷书

    欧阳询

  • 欧阳询的阙字楷书

    欧阳询

  • 王铎的阙字行书

    王铎

  • 张即之的阙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阙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阙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陆柬之的阙字行书

    陆柬之

  • 蔡襄的阙字行书

    蔡襄

  • 蒋灿的阙字行书

    蒋灿

  • 敬世江的阙字行书

    敬世江

  • 李世民的阙字行书

    李世民

  • 李邕的阙字行书

    李邕

  • 米友仁的阙字行书

    米友仁

  • 杨维桢的阙字行书

    杨维桢

  • 王壮为的阙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阙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阙字草书

    毛爷爷

  • 智永的阙字草书

    智永

  • 陈淳的阙字草书

    陈淳

  • 归庄的阙字草书

    归庄

  • 怀素的阙字草书

    怀素

  • 敬世江的阙字草书

    敬世江

  • 孙过庭的阙字草书

    孙过庭

  • 王宠的阙字草书

    王宠

  • 王澍的阙字草书

    王澍

  • 怀素的阙字草书

    怀素

  • 王羲之的阙字草书

    王羲之

  • 武则天的阙字草书

    武则天

  • 徐伯清的阙字草书

    徐伯清

  • 徐伯清的阙字草书

    徐伯清

  • 张旭的阙字草书

    张旭

  • 赵子昂的阙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阙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阙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阙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曹全碑的阙字隶书

    曹全碑

  • 曹全碑的阙字隶书

    曹全碑

  • 邓石如的阙字隶书

    邓石如

  • 何绍基的阙字隶书

    何绍基

  • 吴大澄的阙字隶书

    吴大澄

  • 叶慧明碑的阙字隶书

    叶慧明碑

  • 赵之谦的阙字隶书

    赵之谦

  • 隶书-金农的阙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阙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阙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阙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阙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禅国山碑的阙字篆书

    禅国山碑

  • 邓石如的阙字篆书

    邓石如

  • 汉石阙的阙字篆书

    汉石阙

  • 汉印的阙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阙字篆书

    汉印

  • 胡澍的阙字篆书

    胡澍

  • 瓦当文的阙字篆书

    瓦当文

  • 王文里的阙字篆书

    王文里

  • 吴昌硕的阙字篆书

    吴昌硕

  • 吴大澂的阙字篆书

    吴大澂

  • 吴大澄的阙字篆书

    吴大澄

  • 杨沂孙的阙字篆书

    杨沂孙

  • 张华父的阙字篆书

    张华父

  • 赵孟頫的阙字篆书

    赵孟頫

  • 胡澍的阙字篆书

    胡澍

  • 吴昌硕的阙字篆书

    吴昌硕

  • 吴大澄的阙字篆书

    吴大澄

  • 杨沂孙的阙字篆书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