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
(頓)
dùn ㄉㄨㄣˋ
◎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 叩,跺:顿首再拜。
◎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 疲乏:困顿。劳顿。
◎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 次:三顿饭。
◎ 古同“钝”,不锋利。
◎ 姓。
◎ 顿
pause suddenly arrange
详细字义
◎ 顿
(1) 頓 dú
(2) ——“冒顿”( 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 chán yú)
(3) 另见 dùn
词性变化
◎ 顿
頓 dùn
〈形〉
(1) 劳累疲弊 [tired]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
◎ 顿
頓 dùn
〈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board and lodging]。如:顿所(营房;馆舍)
(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 [(in Chinese calligraphy)pause in writing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a stroke]。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
(3) 次,回——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 [time]。如:一天三顿饭;说了他一顿;一顿毒打;顿顿(每餐)
(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Dun state]
◎ 顿
頓 dùn
〈副〉
(1) 立刻 [immediately]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亡国之恨顿生。——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顿喝一口家乡水;顿改前非;顿尔(忽然);顿豁(突然开朗);顿绝(一下子断绝);顿饱(一下子吃饱)
(3) 另见 dú
[①][dùn]
“顿1”的繁体字。
(1)以首叩地。
(2)指点头动作。
(3)以足跺地。
(4)以物触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
(5)叩击;敲打。
(6)顿仆;跌倒。
(7)从高处往下行。
(8)毁坏;败落。
(9)疲劳,乏力。
(10)撤除;舍弃。
(11)排遣,消除。
(12)抖动;振动。
(13)整顿;顿而使齐。
(14)挣;甩。
(15)停顿,停止。
(16)住宿;驻屯。
(17)留,逗留。亦谓较长时间的居留,滞留。
(18)宿食之所;馆舍。
(19)指宿食所需之物。
(20)放置。
(21)昏乱。
(22)佛教语。顿悟。
(23)佛教语。顿教的省称。
(24)书法和绘画的技法之一。
(25)指句子中按语气应稍稍停顿的地方。
(26)指诗歌的音组。
(27)顿时,立刻。
(28)同时;一下子。
(29)全;全部。
(30)绝然。
(31)量词。次数。一次称一顿(用于饭食)。
(32)量词。回数(用于动作)。
(33)通“鈍”。不锋利。
(34)谓使不锋利。
(35)通“扽”。
(36)通“敦”。参见“頓頓”。
(37)通“逡”。
(38)用同“燉”。
(39)用同“躉”。
(40)古国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后为陈所迫南迁,在今项城西南。公元前496年灭于楚。
(41)姓。汉代有顿子献。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②][dú]
[《廣韻》都困切,去慁,端。]
“顿2”的繁体字。
[平水韵]:去声十四愿
[粤 语]:deon6duk6
[闽南语]:tng3,tom3,tuiN3,tun3
张即之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蔡襄
陈师锡
褚遂良
邓石如
杜良臣
韩绛
近人
敬世江
礼实
李世民
苏轼
王觌
王份
王民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王之望
文征明
吴说
羊欣
张瑞图
智永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壮为
王壮为
郑板桥
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