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的意思

《髁》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髁的基本信息

髁的笔画顺序

髁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髁》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kē   ㄎㄜˉ
◎ 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ē 
〈名〉
(1) 股骨 [tighbone;femur]
髁,髀骨也。——《说文》。段玉裁注:“髀骨,犹言骰骨也。”
(2) 尾骨 [coccyx]
髁,尻骨。——《一切经音义》引《三苍篇》
(3) 踝骨。也作“踝” [anklebone]
群儿坌涌,各持砖瓦击其髁…次日,家人寻之归,两足青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膝骨。也 指膝部 [kneecap]
髁,膝骨。——《广韵》
(5) 膝端为髁,踵两旁圜骨为髁 [condyle]。如:肱骨髁;股骨髁

汉语字典

[①][kē]
[《廣韻》苦卧切,去過,溪。]
[《廣韻》苦禾切,平戈,溪。]
(1)股骨。
(2)尾骨。
(3)膝骨。
(4)踝骨。
(5)不正貌。一说,谨刻。
(6)通“裸”。参见“髁身”。
[②][kuà]
[《廣韻》苦瓦切,上馬,溪。]
髋骨。

音韵参考

[广 韵]:苦禾切,下平8戈,kuō,果合一平戈溪
[平水韵]:下平五歌·上声二十一马·去声二十一个
[粤 语]:fo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骨字部】 髁;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49第46
【唐韻】【集韻】

康熙字典第1449页图片

  • 陆柬之的髁字行书

    陆柬之

  • 毛爷爷的髁字草书

    毛爷爷

  • 徐伯清的髁字草书

    徐伯清

  • 说文解字的髁字篆书

    说文解字